Common.Wealth.511_頁面_133  

  以基因學角度,來看人類不斷演化,無非是一代比一代優質進化,史蒂芬.史匹柏《Jurassic Park》(台譯:侏羅紀公園):「主張生命是不受抑制的,生命是會自尋出路。」所以孩子成長學習,要從他有自主觀念意識開始,才算是真正學習。

 

 

 

  那為什麼總感覺我們職場和國際競爭力,一代比一代弱,連上班族台平均薪資 回到16年(民86年)前水準。民86年經濟,郵局定存利息尚7~8%,再加上有許多代工(如鞋類代工、襪子代工和塑膠袋代工……等等)可供家庭婦女手工生產,就算物價跟現在比擬生活也不會太拮据。而且家庭經濟來源,大多是單薪工作收入就足以應付家庭及孩子生活開銷。

 

 

 

  孩子放學還得幫忙做手工,對往後人格特質養成有一定功效。做人就是要做才有得吃,而現在生活在雙薪家庭孩子,那一個是還需要做才帶得吃?難怪現在人大多不知感恩和付出,原本就是做人的本份。消失的高利定存,家庭薪資結構改變,不只減少家庭經濟收入,還要多支出一筆金額,孩子放學後去留問題?延伸出另一行業,安親班。

 

 

 

  安親班跟補習班,對孩子而言最大差別,就是前者是國小,後者是國中。一天從出門上學到回家,不亞於一個中階幹部在公司上班時間。而孩子真正的人格特質養成,就是在9~15歲,這將決定他往後出社會競爭力所在,身為大人的我們卻都把自己疼愛孩子,讓其自力更生,這也許是現在趨勢,但不可否認,這將間接影響到同理心的人格特質。

 

 

 

  讓孩子去補習班補習,出發點就是一件很弔詭奇異的事,孩子成績好是因為補習關係?還是自己意愿向學?考試題目,如果補習班能預測得到?那考試滿分有什麼值得驕傲!換個角度,只不過是家長花錢買答案給孩子做答罷了。或許現在家長會比較沒責任,對孩子付出絕對不是賺錢可以比擬,不要為了賺錢而低估孩子學習能力。

 

 

 

  要改變現況,絕對不是只看現在,而是看過去有沒有認真做過什麼事,60年代如果沒有蔣經國、孫運璿、嚴家淦和俞鴻鈞……等人的無悔付出,不可能造就70~80年代經濟繁榮,為了下一代幸福,當下多付出是值得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明軾先生 的頭像
    明軾先生

    明軾酌齋

    明軾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